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峨眉、沙湾、美姑等县毗邻,地理环境差,属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县和省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14.3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万余人,占农业人口的25.6%。全县辖6镇13乡,129个行政村,873个组,其中纯彝族聚居镇1个,乡7个,村45个,其余为彝汉杂居。县人民政府驻沙坪镇。
【行政区划】 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 沙坪镇、大堡镇、毛坪镇、五渡镇、新林镇、黑竹沟镇、红花乡、宜坪乡、杨村乡、白杨乡、觉莫乡、万坪乡、杨河乡、共和乡、新场乡、平等乡、哈曲乡、金岩乡、勒乌乡。 【历史沿革】 本峨眉县地。明置峨边县。大渡河又称峨水,县在大渡河南岸,故名。一说因在峨眉山之边或峨眉县之边而得名。 峨边于1914年正式建县。1949年12月19日解放,1950年8月15日正式成立峨边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川南行署乐山专区。1955年11月9日,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委托乐山专区代管。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乐山地区。1985年以后,隶属乐山市。 2000年,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沙坪镇、新林镇、毛坪镇、五渡镇、大堡镇、斯合镇、万坪乡、白杨乡、红花乡、杨村乡、宜坪乡、觉莫乡、杨河乡、新场乡、共和乡、平等乡、哈曲乡、勒乌乡、金岩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116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沙坪镇 41666 大堡镇 10813 毛坪镇 11128 五渡镇 9606 新林镇 11914 斯合镇 3295 红花乡 3957 宜坪乡 6574 杨村乡 5338 白杨乡 2497 觉奠乡 1850 万坪乡 2319 杨河乡 3317 共和乡 4292 新场乡 5835 平等乡 1725 哈曲乡 2089 金岩乡 5651 勒乌乡 4300 2004年,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沙坪、大堡、毛坪、新林、五渡、黑竹沟)、13个乡(红花、宜坪、杨村、觉莫、万坪、白杨、杨河、共和、新场、平等、哈曲、金岩、勒乌)。 【自然资源】 林、水、矿、旅游是峨边的优势资源,全县有林面积2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900多万立方米。全县总计水能蕴藏量125万千瓦 ,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在50万千瓦以上。 矿产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无烟煤、磷、铜、粘土、铅锌矿等20多种,储量丰富,且多分布在公路和成昆铁路沿线。全县有宜牧草山坡72万亩,具备大力发展牛、羊的条件。享誉中外的峨边黑竹沟,已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 名胜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民族】 峨边是由彝、汉、回、满、藏、壮、苗、维吾尔、土家、布依等11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彝 、汉两族是世居民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其中彝族约占30%左右,分别聚居于1镇、7乡、49 个村,并与汉族杂居于4镇5乡。 峨边彝族主要聚居在县境内西南高地,血缘关系、社会形态、生产和生活方式乃至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与大凉山彝族基本相同。 【工业】 工业企业从无到有。1952年创办了第一个国营企业——四川省地方国营峨边 县印刷厂。以后,地方工业相继发展,到1978年,已发展到56家,涉及机械、建材、煤炭、化工、缝纫 、印刷等行业。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26.16%。 【农业】 随着峨边汉区土地改革和彝区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广大彝、汉劳动人民翻身做了国家主人。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经过近30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 就。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县里于1954年组建了农技站,配备了技术人员,农业技 术逐步得到推广运用,并实行了对彝区优先照顾无偿供给农械具、药具、农药等生产资料,使全县粮食 产量稳步增长,畜牧业、副业也得到相应发展。 【地方特色】 双椒酱 鲜野藤椒剔透碧绿、清香纯麻,细海椒红亮香辣,劲道不凡,加入多种佐料以植物油炒制,色泽鲜亮而绝无凝结的浊滞。吃进嘴里则是在麻辣中透出鲜香的清爽来。 藤椒 藤椒是一种有独特香气和味道的植物,属芸香科。主要生长于金沙江流域和大渡河上游,属于野生植物。藤椒的种子、果皮、叶均可入药。果皮为传统中药,具温中止痛、温通血脉、降压、预防血栓形成、键脾强胃、祛风除湿之功效,中医入药对慢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黑竹沟竹笋 黑竹沟竹笋产品,取材于海拔1800-3000米的峨边黑竹沟原始森林特产的天然春笋,独具香、嫩、脆、鲜的特点,富含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风味独特。 【地域风景】 峨边旅游资源独特,有中国的百慕大――峨边黑竹沟,它是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以高山深谷为骨架,以大规模原始生态群和动植物资源为外貌。兼有奇峰异石,溶洞,泉瀑,草甸,高山海子,原始森林等。经专家评估,具有世界级景点6个,国家级景点20点,是品位极高,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胜地。 黑竹沟 黑竹沟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约180平方公里,生态原始、物种珍稀、景观独特神奇。深藏着一块古朴、原始,并充满神秘色彩、曾被国内外舆论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的瑰宝。经中国森林风景评价委员会审议,黑竹沟二000年二月二十二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竹沟温泉 黑竹沟温泉位于峨边与黑竹沟景区之间的公路旁,距峨边县城仅40多公里,距黑竹沟镇约10余公里。黑竹沟温泉千百年来在神秘黑竹沟的官料河旁静静的流淌,它是大地热情的自然流露,是大地给予人类的宝贵馈赠。 峨边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小凉山区,与佛教圣地峨眉山毗邻。县城沙坪镇介于东经103°15′至103°33′,北纬29°15′之间。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73千米,全县幅员面积2395.5平方千米。成(都)昆(明)铁路横越县城,省道306线穿过县境,距乐山大佛108千米,是通往大凉山的门户。2003年全县辖6个镇13个乡129个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48883人,其中,彝族人口46300人,占33.12%。 【历史发展】 峨边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迟,夏短,秋绵雨,冬长,四季分明,垂直差异明显,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戴雪帽,山脚百花开”的气象景观。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最高马鞍山主峰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469米。原始森林林海茫茫,山水交错,有大小溪河42条,水产资源极为丰富,野生鱼类10多个品种,娃娃鱼(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林海中生长着成片的三月竹、八月竹和箭竹,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繁殖的良好条件,珍稀动物种类繁多,以国宝大熊猫最为珍贵,还有四川山鹧鸪、短尾猴、白腹锦鸡、羚羊、黑熊等。峨边春笋为享誉中外的山珍,名贵中药材有天麻、杜仲、黄莲、黄柏等。但因森林过度采伐,引水办电以及滥捕滥猎滥采,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有的已濒临灭绝。 幅员辽阔,山高坡陡,物产丰富是自治县的显著特点。境内以坡地居多,坡度在20度以上占48.2%,旱地为耕地的91%,土壤为中性、微酸性和微碱性,壤土占75%。农耕地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厚且肥沃,盛产茶叶、核桃、花椒、虅椒、花白云豆,素有大堡白菜、宜坪萝卜、雪山豌豆、杨村贡米(红花香米)、勒乌洋芋之称。 峨边历史悠久,从共和出土文物石斧,大堡镇火花村出土的石锛,在1977年原县属永乐公社新光大队九队(现金口河区永和镇)发掘的青铜柳叶剑考证,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活。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兵西进,开发“西南夷”,汉民族开始迁入,置州郡,今大渡河以北地区属犍为郡南安县(今乐山市)。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大渡河以南属越西郡灵关道(今甘洛县)。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朝廷“招慰”僚人,设罗目县,治地陁和城(今沙坪镇)。宋时隶属峨眉县,元时隶属大理国虚恨部。明朝正德时期,大批汉民入川,落业普雄乡(今金口河区)、平夷堡(今大堡镇)等处。正德七年(1512年),乡民附入峨眉籍,更普雄乡名归化乡。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从峨眉县分出,设峨边抚夷厅,厅治太平堡(今大堡镇)。民国三年(1914年),改峨边抚夷厅为峨边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0军和16军解放峨边。1950年8月15日峨边县人民政府成立(18日县府从大堡迁沙坪),隶属川南行署乐山专区。1955年12月13日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乐山专署代管。1984年4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峨边县,设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乐山地区行署。同年10月5日,举行峨边彝族自治县成立仪式。 彝族和汉族是峨边世居民族,峨边彝族是古候、曲涅后裔,在距今六百年左右,分别从大凉山迁入。彝族以“同祖先的兄弟”分家支,家支是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联合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峨边彝语属汉藏语系,彝文是一种表音的音节文字,1974年国家将彝文规范为819个单字。彝族人民特别好客,无论谁家都以酒肉饭食热情款待宾客,留客住宿,从不索取报酬。彝族以“抢婚”为俗,“背新娘”是迎亲的独具方式。彝族年节为“库色”。多在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之间(2002年起,规定每年农历十月初五、初六、初七为彝族年节时间),其时家家杀猪宰羊,喝泡水酒,吃过年粑,串亲访友,载歌载舞,三日欢庆,日以继夜。 汉族,相传秦惠王移民万家于蜀时,就有秦人到峨边落户。在峨边,彝、汉两族世代相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族群众大都与彝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相互“结拜”亲家,相互学习对方语言,相互交流生产技术、劳动互助、生活困难相互扶持,年节彼此祝贺。同村寨的汉彝,任何一方修房造屋、婚丧嫁娶,都要停下自己的事前去帮忙,为主人分忧解难,而且从不索取报酬。 解放前,广大彝族劳动人民为奴隶主所有,受其奴役统治。历代王朝与封建地主、豪绅及黑彝头人相勾结,压迫剥削彝汉人民,更兼烟毒蔓延,匪盗出没,彝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后,特别是1956年彝区和汉区分别进行了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奴隶制度和封建土地制度,彝族人民从奴隶社会一跃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跨越封建社会的历史飞跃。从此,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县委、政府认真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既清除大汉族主义,又批判地方民族主义,建立民族自治乡、自治区,继而成立自治县。培养民族干部、团结彝族上层人士,彝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管理民族内部事务,彻底结束了历代王朝“镇压”与“以夷治夷”的统治方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盛况空前,1988年中共峨边县委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0年10月,召开了全县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先进集体99个,先进个人199人。同年12月,峨边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4年9月,在自治县成立10周年前夕,县委、县政府又召开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表彰先进集体100个,先进个人200人。1997年10月,自治县人民政府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01年9月,峨边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00年度四川省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先进集体。 电话:18939884868。 | 乐山鲜花预订: ·中国各省人口排名 ·中国各省面积排名 ·全国行政区划代码及身份证号前6位查询 ·全国各地车牌号对应地区查询 ·全国各地长途电话区号及邮政编码查询 ·中国各省市区鲜花配送范围一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