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元旦将至,本是鲜花市场的传统旺季,但今年上海鲜花店却有人欢喜有人忧:中小型花店受流通环节过多影响,鲜花价格上涨太快以致于有的花店甚至出现零订单现象;而大型花店由于有自己的种植基地,花价涨幅不大,来店订花的人络绎不绝。

10月初,记者走访位于上海市灵石路、杨高南路的多家鲜花店发现,这些中小型花店生意冷清,与往年相比反差很大。双季花艺鲜花批发市场内的一家花店老板告诉记者,这些天到店里来买花的人少得可怜,偶尔有几个人进来问价,又觉得太贵,不愿意买,“往年这个时候,定做圣诞、元旦花束的单位和个人很多,但今年直到现在一份订单都没有接到”。附近几家花店和灵石路岚灵花鸟市场一些花店的境况较为相似,一位负责人坦言,往年这个时候,每天都有一两千元的订单,而今年只有零星的几单生意。记者调查得知,与往年同期相比,这些中小型花店的销售额锐减40%左右。

本应是鲜花大行其道的传统旺季,为什么中小型花店会出现如此冷清的场面呢?一位从事花卉经销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揭开谜底:价格涨得太凶,突破了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底线。他直言,中小型花店的鲜花来源有两种,一是从昆明引进,另外是来自上海本地,一束花从种植基地到上市销售要经过10多个流通环节。今年的恶劣气候影响,加之物价上涨,各环节成本增加明显,以致于一束普通的花束到经销店于价格平均上涨了30%左右,而花店又转嫁成本,消费者当然不买账。

随后,记者走访了其它鲜花市场,看到另外一幅场景:上门订花的人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各连锁店负责人表示,花店每天的销售额保持在一两千元,与往年相比小有增加。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本地大型花卉企业都有自己的种植基地,不受流通环节影响,具有定价话语权,价格涨幅不大自然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